这个时期孔罗荪的创作也较为活跃,写有杂文《野火集》(1936年)、《小雨点》(1942年)、《最后的旗帜》(1943年),评论文集《文艺漫笔》(1940年),小说集《寂寞》(1943年)等。
新中国成立后,孔罗荪先后在南京市文联、上海市作协、上海市文学研究所工作,一九七八年调往北京,任《文艺报》主编。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之一。
孔罗荪虽然不是东北籍作家,但他十六岁便来到东北,在哈尔滨、长春生活了较长时间。他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生涯,用作品反映当时东北社会的生活。以后流亡关内,继续创作反映抗日斗争的作品。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东北流亡作家”的行列里,他理应占有一席位置。
杨晦(1899—1983)
杨晦原名杨兴栋,号慧修,辽宁省辽阳县小营盘村人。杨晦与穆木天一样,是“东北流亡作家”中资格很老的作家。幼时在家乡就读,一九一七年入北大哲学系学习,曾参加五四爱国学生运动。一九二〇年由北大毕业后,到沈阳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后到太原国民师范学院、河北定县(今定州市)等地任教。一九二二年创作反映婆母害死儿媳的社会问题剧本《谁的罪》,受好评。一九二三年夏去厦门集美学校任教,同年秋回北京,发表剧本《来客》。一九二四年到山东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创作诗剧《屈原》。一九二五年秋,在北京与冯至、陈炜谟、陈翔鹤等人组织文学团体“沉钟社”,创办文学刊物《沉钟》,前后坚持近九年,对以后的文学界产生过一定影响。“确是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在文艺方向上有力的”。这期间,杨晦在北京、天津等地任教,先后发表剧本《苦泪树》《庆满月》《笑的泪》《除夕》《楚灵王》等,并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出版戏剧集《楚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