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必先安内”,这种一千多年后蒋介石采用的政治手段,赵匡胤当时就采用得很娴熟了。当时他所面临的三大隐患中,“周围还有一个个割据政权”属外患,另两个“很不服气的节度使”和“大权在握的兄弟朋友们”是内患,赵匡胤决定先内而后外。
其实,对于一个兵变的篡位者,不说那些很不服气的节度使,就是朝中的一些稍有气节的官员,也会常在心中这么想:你个赵匡胤,不过捷足先登罢了;我们这些人,也只不过失去一次实现野心的机会,但这样的机会一定还有的是。
赵匡胤心里清楚:好些个昔日自己的同僚今日自己的大臣们,自打他兵变以后,再来一番改朝换代的野心从来就没有打消过,他们在耐心地等待着、观望着、寻找着可能的机遇,希冀能与新王朝来一番角逐,再演一处你方唱吧我登场的闹剧。
宋太祖刚刚登基,随行的仪仗相对简略,禁军组成的“驾头”排在前面,皇帝坐的步辇随后紧跟,之后是擎着扇的方队,再之后是公卿百官。这些公卿百官们,大多可都是后周的旧臣,就在昨天,大家还都与那端坐在步辇之中的“皇帝”平起平坐,转眼间竟然只配跟在他后面作臣子,世上有多少不愉快,他们的心中就有多少不愉快。
终于有性暴、性急者要发泄了,就在赵匡胤的銮驾缓缓过了御街,刚拐弯跨上大溪桥时,公卿百官中有人放冷箭了。那箭头嗖地射出去,直挺挺地飞向步辇,但还是功夫不太到家,偏了那么一点点,箭杆旁着步辇再向前,插进后面的折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