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东将军诸葛诞对大将军司马师说:“如今乘着吴国内侵,我们派王昶进逼江陵,毋丘俭兵向武昌,牵制上游吴军,然后以精兵攻打这两座新城,等他们救兵赶到,我们已经大获全胜了。”当时,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毋丘俭等都各自献上征讨吴国的计策。朝廷因为三位将军的计策不一样,咨询尚书傅嘏的意见,傅嘏说:“在这些计策中,有的人主张出动舰队,横渡长江;有的人主张四道并进,攻其城垒;有的人主张在边界扩大屯田规模,以观其变;这些,都是常规计策。然而,自从战事重开以来,已经三年,都是正规军作战,不是偶尔奇袭。而贼军为寇,也已经差不多六十年了。他们君臣一心,吉凶与共,又刚刚遭遇国丧,上下忧危,假如他们列战船于渡口,设守备于坚城,我们要横渡长江,恐怕也难以成功。至于四道并进,攻其城垒之计,如今边境守卫,与贼军相距甚远,贼军的烽火台、瞭望哨,又非常密集,间谍派不过去,没有消息耳目。而军队没有情报,敌情不明,就举大军以临巨险,想侥幸成功,这是先战而后求胜,不是保全军队的好计策!唯有屯田之计,最为可靠,可以下诏给王昶、胡遵等人,选择险要地形,筹备设施,然后让三位将军的部队,同时进驻。如此,有七项利益:夺取吴国肥沃土地,把他们逼到贫瘠之地,这是一利;军队在边境居民外围保护,敌人不能进犯抢掠,这是二利;招怀附近地区,归附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三利;岗哨向前推进,敌人暗探无法进入,这是四利;敌人退后,纵深变浅,可以开垦更多耕田,这是五利;坐食积粮,军队不需要粮食运输,这是六利;边境冲突能及时反应,速战速决,这是七利。这七条,都是军事急务,我们不先占据,就成了敌人的资源;我们先占据了,就对国家有利,不能不仔细考察!一旦开始屯垦,堡垒连绵交错,形势就已达成,智勇可以施展,巧拙得以运用,军事策划,可以掌握计策的得失;与敌人接触,可以知道双方力量差异;敌情真伪,都逃不过我们的掌握!反之,如果以小敌大,则徭役繁兴,而民力枯竭;以贫敌富,则赋敛沉重,而财物匮乏。所以,《孙子兵法》说:‘敌逸能劳之,饱能饥之。’敌人安逸,能调动他疲劳;敌人饱食,能调动他饥饿。就是这个意思。”
相关影视:傣家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