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吴时,扶南王范旃,遣亲人苏物使其国。从扶南发投拘利口,循海大湾正西北入,历海边数国,可一年余,到天竺江口,此当指恒河。逆水行七千里乃至焉。天竺王惊曰:“海滨极远,犹有此人?”即呼令观视国内。仍差陈宋等二人,以月支马四匹报旃,遣物等还。积四年方至。
其时吴遣中郎康泰使扶南,及见陈宋等,具问天竺土俗,云:“佛道所兴国也。左右嘉维舍卫、叶波等十六大国,去天竺或二三千里,共尊奉之,以为在天地之中也。”天监初,其王屈多,遣长史竺罗达奉表献琉璃唾壶、杂香、吉贝等物。《本纪》:中天竺,天监二年来,盖即此国。又有北天竺,天监三年来。《陈书·纪》:宣帝大建四年,天竺来。
案《宋书》载天竺迦毗梨国国王月爱,元嘉五年,遣使奉表,亦见《本纪》。其表辞,与屈多之表,几于全同,明系一国。迦毗黎与嘉维舍卫,皆即《佛国记》所谓迦维罗卫。其城东五十里为佛生处。吕澂《印度佛教史略》曰:“释迦族住处,在罗泊提河(Rapti)东北,面积约三百二十方里。卢(左口右皿)尼河(Rohini)今Kohna河。贯其间,遂分十家,各为一小城主。
河西北劫比罗伐窣睹(Kapilavastu)最强,即释尊家也。劫比罗伐窣睹,在今毕拍罗婆(Piprava)。西历千八百九十八年一月,佩毗(W. C. Peppé)于尼波罗(Nepal)南境,北纬二十七度三十七分,东经八十三度八分之地,掘得一石匮。中藏石瓶、石函等物。有一瓶,纳于铁、水晶等层叠之函内,以黄金华叶安置佛骨。观其名,则佛陀世尊舍利之函,而释迦族所供养者也。石匮所在,正当法显所指之迦比罗卫,劫比罗伐窣睹之俗称。因得定佛之生地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