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传统民生思想的继承发展
任何一种理论思想的诞生都离不开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创新。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关于民生的重要论述,是中国传统民生思想和共产党人集体智慧在当下发展实践中的结晶。“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思想可谓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目前从具体实践而言,党的十九大提出“七有”是其成熟定型的实践指南,而“七有”的思想体系,正是源于党的十七大所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民生理论。
纵观我国历史,民生思想源远流长。在古代,国计民生是联系在一起的,它把国家发展与改善民生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民生思想也就是历代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政治思想。中国思想家和统治者等都非常看重百姓的疾苦,从“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及“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民为本”等思想中可以看出,古代思想家们都把民生视为国家的根本,人民生活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社稷的兴衰成败。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众多的民生思想内涵,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的重要论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人民是国家之根本和基础,只有安众养民、培根固本,才能治国安邦、长治久安。古代的民生思想对我们今天如何去认识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都具有巨大的启迪作用和积极的借鉴意义。虽然不同时代要求下民生思想也会有所不同,但是我们今天所提的民生思想无不受古代民生思想观念的影响,我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权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此类警句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升华,将民生建设由古代执政者作为巩固执政的一种方式转化为当下执政者执政的根本目标和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