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74万字
版本说明
《三国演义》可能成书于元末明初,早期书名多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志演义》等,经后人数次整理修改,至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进行大规模修订和精琢,语言更加流畅生动,并重新批注,使之成为流行三百多年的通行本(俗称毛本)。
本版正文以毛本为底本,辅以明代嘉靖本及几个有代表性的当代校本综合勘校,书中所涉及的人名、地名、年号、人物关系、官爵等,文学虚构外的部分讹误处按《三国志》等可靠史料予以更正,毛本中不合理的情节设置以及对关键人物的脸谱化处理,部分恢复嘉靖本等早期版本上更接近作者原笔的文字。
本版插图所涉及的地域图、形势图等均据权威地图资料严谨绘制,符合三国时代的基本地理概况,文中所虚构的地名、地点、战场等不再标注,因文学虚构而违反地理常识的部分描写也请读者自行甄别。
本版另精选毛批作为本书注释系统之一,为广大读者对这一伟大名著的深度理解作有益补充。
(编校详情请参阅《后记》)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1]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2],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3]始于桓、灵二帝。?1?桓帝禁锢善类[4],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读如豆)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王甫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5]自此愈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