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表明,农民工在为孩子联系城里的学校时,62.4%是通过“朋友介绍”的;12.8%是“从媒体报刊获悉”有关学校信息的;只有4%的人“向城市教育部门咨询”、1.6%由“家乡教育部门推荐”、0.8%是“学校主动上门”的 4。
这表明,农民工子女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社会交易成本过高,他们还不善于利用当地城市的社会资本。如果这方面信息渠道畅通了,会给孩子入学带来许多方便。
各界人士都应该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力所能及的资助
我国历史上有“捐资助学”的优良传统,为农民工子女上学提供力所能及的资助,同样是当代慈善家关注的目标。各界人士应该继续为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资助,这实际上是一个间接解决农民工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措施。
2004年1月13日,著名华商郭鹤年向主持“希望工程”的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捐赠5000万元,决定一连5年,为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每人每年提供600~900元助学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这就是一个突出例子 5。
消除歧视,公办学校需要公平
农民工子女入学,并不奢望有什么特殊优惠,他们希望得到的仅仅是消除歧视,是公平。尤其是公办中小学,如果能做到对待农民工子女和城里的孩子完全一视同仁,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